(相关资料图)
日报讯(记者何家玉)7日,已经回乡工作第四年的张鹏飞,发现银行账户里多出一笔钱:半年的延长生活津贴12000元已于5月底到账,“因为之前拿过三年的生活补贴,再加上15万元的购房补贴记录,就自动延长了两年的生活补贴,都不需要我申请。”张鹏飞说,真金白银的政策补贴,直击青年人买房、养家的痛点,有助于大家更好地扎根南通。
南通市的人才政策自2019年以来不断优化升级,今年初出台补充意见后,建立起一个从大专到博士、从高级工到高级技师、从每月500元到3000元不等的青年人才“3+2”津补贴体系,明确将在通购房作为延长补贴期限的前置条件,最长可享受五年补贴期,引导青年人才购房安居、扎根南通。
一揽子的人才政策,引才聚才效应不断凸显,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引擎支撑。“南通对于人才购房的政策,我们去高校招聘时也会告诉学生们,因为这对于想扎根的人来说是个利好,会减轻他家庭的负担。”南通中远海运川崎人事部主管沈振威说,公司已有近两百位青年人才享受到政策红利。硕士毕业于武汉理工大学的河南人韩煦也是其中一位,“通过公司人事了解到人才政策后,感受到南通对于人才的渴求和重视”。韩煦也已经在南通买房定居,因此也享受到了延长津贴。
“3+2”政策出台后,南通市第一时间制定政策解读、申报指南、热点问答、操作实务等配套内容,依托新闻媒体、人社官网官微、惠企通等平台进行广泛发布;依托大数据信息,向11760家惠企通平台和社保平台企业用户、19918名享受市区津补贴人才推送政策宣传短信;在“惠企通”平台和“南通人社”微信号开辟人才政策专栏,开展“三进三问三送”人才政策进园区系列活动,实现“政策找企、企找政策”双向互通,确保政策应知尽知。
自青年人才津补贴政策实施以来,南通市区发放硕博层次人才津补贴8841.9万元,惠及4886人次。其中,已有40名硕博层次人才通过“免申即享”的方式领到了延长期生活津贴,本科人才的首笔延长期津补贴正在审核中,将于近期发放。
从统计数据看,已享受津补贴政策的人才留通率达90%以上,在通就业稳定性保持在较高水平,“在市区工作并且购房的人才,最高可以享受到54万元的津补贴,硕博层次已经做到‘免申即享’,本科层次也实行线上办理,十分便捷。”市人社局人才开发处处长袁瑜佳说,从人才的发展规律和年龄结构来看,在通工作三年且已买房,长期扎根南通的可能性就更大了,“实施‘3+2’政策,对人才留通起到了很大的支撑作用。”
(来源:南通市人民政府网站)
标签:
日报讯(记者何家玉)7日,已经回乡工作第四年的张鹏飞,发现银行账户
公募基金新产品发行还在“熬冬”。基金发行的寒气传递到了6月,民生...
6月8日北向资金减持47 53万股卓胜微。近5个交易日中,获北向资金减持的
时间走到6月8日,今天是高考第2天、紧张进行中,想必各位考生是非常紧
截止目前,全国已有过半的汽车金融公司涉足二手车金融业务,包括率先在
今日(6月8日),德华安顾人寿与水滴保共同在京举办“启新聚力,守...
可以考虑直接发钱给大家了,金融,发钱,低收入,实体经济
6月8日,中国出版今日跌停,龙虎榜数据显示,上榜营业部席位全天成交2
6月6日至8日,省委书记楼阳生到南阳市桐柏县、唐河县、社旗县、方城县
直播吧6月8日讯昨日(梅西当时还未官宣前往迈阿密国际),在C罗参加一
曾几何时,打工人有一个最大底气:大不了辞职开滴滴去!这句话并非完全
伴随业绩不断高增长,电池企业海外市场需求不断扩容。近期国内锂电池龙
·排序算法是世界各地的计算机不断使用的基本功能,虽然数十亿人每...
6月,“世界环境日”“世界海洋日”相继而至。结合两个节日,中国银...
从第一款车极氪001发布开始,极氪就不断刷新中国汽车市场新记录
投资要点股权激励核心人才,彰显长期发展信心区别于2022年限制性股票激
”黄竞告诉记者,参加多届文博会,他明显感受到内地文创产业的蓬勃...
中远海控(01919)公布,董事会于2023年6月8日收到的辞呈,辜忠东因工
据6月8日公告,佳讯飞鸿控股股东林菁质押1355 38万股。林菁本次质押占
北交所存量上市公司数量达到200家,较去年同期实现数量翻番。
从配置上来看,魅族20配置很全面,对得起自身定价,并且在外观设计上亮
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于运全:短视频、网络文学、游戏是国际关注中国的
易车讯在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(乘联会)今日发布的2023年5月全国乘用
公募基金新产品发行还在“熬冬”。基金发行的寒气传递到了6月,民生...
证券时报券中社讯,6月8日招商添兴6个月定开债基公告称,以6月5日为基
国内券商们怎么看?
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“加强城乡建设中历史文化保护传承”。住房和城...
市场弱势震荡、主要股指鲜有表现之际,上市公司的产业股东、董监高仍能
图为三亚凤凰国际机场停机坪。三亚凤凰国际机场供图中新网三亚6月8日电
去“最偏远”的山区找“最贫穷”的村民拍“最简陋”的房子讲“最悲...